返回首页

关于中国古代书院你还有哪些了解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239 2023-06-24 12:18 admin   手机版

一、关于中国古代书院你还有哪些了解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这一时期的著名书院有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河南的应天书院、嵩阳书院以及江苏的茅山书院等等。其中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和岳麓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宋代之后到清代的数百年间,我国书院大多沿袭此前的发展路线,并未出现过巨大的变革,一直到19世纪末,现代化大学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书院才成为了历史。

二、列举中国古代书院

古代有名的书院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1、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东侧,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岳麓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2、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山谷中,原为唐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处,李渤曾养一白鹿自随,人称白鹿先生。后李渤升任江州刺史,遂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所谓“白鹿洞”,其实并没有洞,只因四周青山环抱,貌如洞状,俯视似洞,因此而名。至南唐时建为“庐山国学”,北宋初扩为书院。

3、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的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原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的嵩阳寺,后周时改名太乙书院,宋景祐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

4、应天书院也叫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其前身是南都学舍,由五代时期后晋的商丘人杨悫创办。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

三、关于中国古代书院你有哪些了解

书院是和官府有关:相当于现在学院

四、中国古代书院的影响和意义

书院可以视为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的大学精神也就是书院在其高等教育实践中凝练、升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意蕴。

回顾书院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书院主要有独立、兼容、批判三种精神。

独立之精神。最初的书院就是富商或名师为躲避战乱而在山林中兴建的僻静之所,由私人主办。因此书院自产生之初,就有了“独立”的精神。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不受其他组织的干涉。

例如:宋朝的东林书院就是为了培养针砭时政,有批判精神的人才;清朝的学海堂培养目标是品学兼优而非求功名之人。除了培养目标之外,书院在招生、教学以及管理等等许多方面也都是独立的。

兼容之精神。在书院中,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学者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批判。极具代表性的是“岳麓会讲”,时间之长,足足达到两个多月。作为一个文化组织,书院可以满足士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需求。也正是这种兼容精神,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学者。

批判之精神。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自然会使得书院中的学者具有批判精神。明朝时期,统治黑暗,东林书院挂出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针砭时弊。这正是书院批判精神的真实写照。

五、中国古代书院名录

蒙学,入门,入第,拜师

六、关于中国古代书院的文献书籍汇编怎么写

宋代朱熹曾在“四大书院”的三个里面教过书,分别是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

马端临撰写的《文献通考·学校考》中,以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为“天下四书院”。

1、岳麓书院

五代时期,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开书院会讲之先河,由此形成以“朱张之学”为正宗的学术传统。

2、白鹿洞书院

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3、石鼓书院

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衡州秀才李宽在合江亭旁建房,取名为“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院建立之雏型。北宋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石鼓书院”敕额。孝宗淳熙14年(1187)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在此讲学,朱熹作《石鼓书院记》。

扩展资料

朱熹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1、论述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2、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

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

“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七、中国古代书院论文

、战国楚。 屈 原

约前340---前278

诗《离骚》、《九章》

2、西 汉。 贾 谊

前200---前168

《鹏鸟赋》、《过秦论》

3、西 汉。

司马相如

前179---前177

《子虚赋》、《上林赋》

4、西 汉。 司马迁

约前145---前86

《史记》

5、东 汉。

王 粲

177---217

《七哀诗》、《登楼赋》

6、东 汉。 蔡 琰

不 详

《悲愤诗》、《胡茄十八拍》

7、国魏。

曹 丕

157---226

诗《燕歌行》、《典论。论文》

8、三国魏。 曹 植

192---232

诗《赠白马王彪》《洛神赋》

8、三国魏。

阮 藉

210---263

《咏怀诗》、散文《大人先生传》

10、三国魏。 嵇 康

223---263

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幽愤诗》

11、西 晋。

左 思

约250---约305

《三都赋》、诗《咏史》

12、西 晋。 陆 机

261---303

《文赋》

13、东 晋。

陶 潜

约365---427

诗《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辞》

14、南朝宋。 鲍 照

约414---466

诗《拟行路难》《芜城赋》散文《登大雷岸与妹书》

15、南朝梁。

刘 勰

约465---约532

《文心雕龙》

16、唐 朝。 王 勃

650---676

诗《送杜少府任蜀州》、骈文《滕王阁序》

17、唐 朝。

陈子昂

661---702

诗《感遇》、《登幽州台歌》

18、唐 朝。 王 维

701---761

诗《终南山》《鸟鸣涧》《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相思》

19、唐 朝。

李 白

701---762

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梁甫吟》

20、唐 朝。 杜 甫

712---770

组诗《三吏》《三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北征》

21、唐 朝。

岑 参

715---770

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2、唐 朝。 韩 愈

768---824

散文《原道》《原毁》《诗说》

23、唐 朝。

白居易

772---846

诗《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

24、唐 朝。 柳宗元

773---819

诗《江雪》散文《三戒》《永州八记》《捕蛇者说》

25、唐 朝。

李 贺

790---816

诗《金铜仙人辞汉歌》《雁门太守行》

26、唐 朝。 杜 牧

803---852

《阿房宫赋》诗《过华清宫》《山行》《泊秦淮》

27、五代南唐。

李 煜

937---978

词 《虞美人。春江花月夜》《浪淘沙。往事只堪衰》

28、北 宋。 欧阳修

1007---1072

《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词《元夕》《六一诗话》

29、北 宋。

王安石

1021---1086

《伤仲永》诗《泊船瓜州》词《金陵怀古》

30、北 宋。 苏 轼

1037---1101

《赤壁赋》《石钟山记》诗《荔枝叹》词《赤壁怀古》

31、南 宋。

李清照

1084---约1151

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悉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

32、南 宋。 陆 游

1125---1210

诗《关山月》《书愤》《示儿》《沈园》词《钗头凤》

33、南 宋。

辛戚疾

1140---1207

词《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状词以寄之》

34、元 。 关汉卿

约1210---1300

杂剧《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

35、元。

王实甫

不 详

杂剧《西厢记》

36、元。 施耐庵

1296?---1359

长篇小说《水浒传》

37、元。

罗贯中

约1330---1400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38、明。 吴承恩

约1500---1582

长篇小说《西游记》

39、明。

汤显祖

1550---1617

剧本《牡丹亭》

40、明。 冯梦龙

1574---1646

短篇小说集《喻事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41、清 。

蒲松龄

1640---1715

笔记小说集《聊斋志异》

42、清。 吴敬梓

1701---1754

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43、清。

曹雪芹

约1715---1763

长篇小说《红楼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