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诸侯文学常识

292 2024-05-03 17:28 admin   手机版

一、诸侯文学常识

诸侯文学常识-揭秘古代文学的奥秘

诸侯文学常识-揭秘古代文学的奥秘

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诸侯文学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一枝,它起源于古代诸侯国的文化繁荣时期。诸侯文学既包括了当时各个诸侯国的文学作品,也融入了丰厚的民间文学元素。古代诸侯国互相游说、通婚,文化交流频繁,这为诸侯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诸侯文学的特点

诸侯文学的特点丰富多样,既有长篇史书、诗词,也有戏剧、祭文和赋文。诸侯文学在内容上追求兼收并蓄,以特定诸侯国的历史、风土人情为素材,展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思想。其创作风格各异,有的作品以铿锵有力的笔触展示勇武豪杰,有的作品以婉约柔美的词藻表达爱情与思念。无论是形式还是题材上,诸侯文学都十分丰富。

诸侯文学的重要作品

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重要的诸侯文学作品被传世至今,成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学的窗口。

  •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政治、文化的叙事体通史。它以简练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外交交往。
  • 《楚辞》:是楚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语言华丽、诗情画意,以歌颂爱情、抒发思乡之情为主要内容。
  •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巨著,集历史、文学于一体。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卓越的史料价值,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重要影响。
  • 《诗经》:也被称为《诗三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囊括了来自不同诸侯国的诗篇,以多样的题材和优美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诸侯文学的影响与价值

诸侯文学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当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诸侯文学记录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记录了不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其次,诸侯文学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追求,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

此外,诸侯文学的文学价值也不容忽视。它们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形象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批永恒的经典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它们的艺术成就不仅为古代文学探索开辟了道路,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结语

诸侯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通过对诸侯文学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情感。让我们一起共同探索这段古老而璀璨的文学历程,感受其中的魅力和力量。

二、诸侯,诸侯国,诸侯王的区别?

  诸侯就是诸侯王,诸侯、诸侯王与诸侯国的区别在于诸侯、诸侯王是对封地统治者的称呼,诸侯国是对封地的称呼。  诸侯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周代初期实行将土地和臣民封给子弟、功臣以建立诸侯国的制度。西周的诸侯有同姓、异姓之别。同姓即姬姓诸侯,在盟会时居于异姓的前面。异姓不少是曾与周王室有婚姻关系的,还包括褒封的前代后裔。在众多封国中,最重要的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国,其国君地位较高。诸侯受封时要举行册封仪式,谓之锡命。周天子为受封者颁布册命,宣布疆土范围、土地数量,以及所封给的属臣、奴隶、礼器和仪仗的数量。受封的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了周天子的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诸侯国,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  诸侯国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诸侯国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三、诸侯和诸侯王的区别?

诸侯、诸侯王与的区别在于诸侯、诸侯王是对封地统治者的称呼,

  诸侯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

周代初期实行将土地和臣民封给子弟、功臣以建立诸侯国的制度。西周的诸侯有同姓、异姓之别。同姓即姬姓诸侯,在盟会时居于异姓的前面。

异姓不少是曾与周王室有婚姻关系的,还包括褒封的前代后裔。在众多封国中,最重要的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国,其国君地位较高。

四、东汉诸侯王?

东海王刘强的后人刘羡,在位20年,曹丕受禅后,降为崇德侯,这里是名号侯,不享受是实封侯爵待遇。

沛王刘辅的后人刘契,曹丕受禅后,降为崇德侯。

东平王刘苍的后人刘凯,在位41年,曹丕受禅后,降为崇德侯。

任城王刘佗,曹丕受禅后,降为崇德侯。

琅琊王刘容,在位8年后来死。

彭城王刘祗,在位7年,,曹丕受禅后,降为崇德侯。

下邳王刘宜,在位几个月死去,没有儿子,所以建安十一年国除。

梁王刘弥,在位40年,曹丕受禅后,降为崇德侯。

淮阳王刘皓,遭遇黄巾逃跑,建安十年国除。

甘陵王嗣子被黄巾杀死,建安十一年国除。

济北王刘政无子,建安十一年国除。

河间王刘陔,曹丕受禅后,降为崇德侯。

济南王刘开,曹丕受禅后,降为崇德侯。

建安十七年,汉献帝的几个儿子封王,刘熙为济阴王,刘懿为山阳王,刘邈为济北王,刘敦为东海王。

陈王刘宠,继位不久,伙同前国相魏愔祭天,雄心不小;另外又很擅长弓箭,武力值不低,所以在黄巾起义实能保全封国。

五、西汉诸侯王称呼?

诸侯王:汉代的封爵只有王、候两级。皇帝的子、弟封王;异姓的功臣封候,统称列候。汉朝的王爷是根据封地命名,比如封在代国,就是代王,封在济南,就是济南王。西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该八品也是沿袭秦时之制):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经娥(经为女字旁,打不出来,下同)、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时后宫已达三千人,除皇后外,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2)婕妤,视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3)经娥,视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第十九等爵);

  4)容华:视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5)美人,视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6)八子,视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7)充依,视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

  8)七子,视八百石,爵比右庶长(第十一等爵);

  9)良人,视八百石,爵比左庶长(第十等爵);

  10)长使,视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

  11)少使,视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

  12)五官,视三百石;

  13)顺常,视二百石;

  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均视百石。

  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妻妾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

  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六、东周诸侯王佩剑?

勾践剑。

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

七、秦诸侯王列表?

1、秦非子

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嬴姓,赵氏 ,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任君位。

2、秦侯

秦侯,嬴姓赵氏,其名失传,秦非子之子,秦国第二位国君,前857年―前848年在位。

3、秦公伯

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西周时期秦国君主。秦侯之子。仅在位三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其子为秦仲。

4、秦仲

秦仲(前845年—前822),嬴姓,赵氏,名不详,秦公伯之子,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在位。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令其率军进攻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交战中,战败阵亡。秦仲死后,由其长子秦庄公即位。

5、秦庄公

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嬴姓,赵氏,名其(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其),秦仲长子,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在位。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被西戎攻杀,太子其即位,是为秦庄公。

6、秦襄公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嬴姓,赵氏,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去世,秦襄公即位。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 ,其子秦文公继位。

7、秦文公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嬴姓,赵氏,名不详,秦襄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秦文公在位时期,设史官以纪事;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当时秦人已完全定居、从事农业。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谥号文公,葬于西山(在今陕西省宝鸡市)。秦文公死后,其孙秦宁公(秦宪公)继位。

8、秦靖公

秦靖公(?―公元前718年),又称秦静公,《史记·秦本纪》作秦竫公,嬴姓秦氏,名已失传。春秋时期秦国太子。秦文公之子,未继位便去世。

9、秦宪公

秦宪公(公元前724年—公元前704年),《史记·秦本纪》误作秦宁公,嬴姓,赵氏,名立,秦文公之孙,秦静公(一作秦竫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在位。

秦宪公因其父秦静公早逝,故被其祖父秦文公立为继承人。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秦宪公继位,居于西新邑,后迁居平阳。公元前713年,派兵夺取亳戎(西戎一支)的荡社(一作汤杜)。公元前708年,俘虏芮国国君芮伯万。

公元前704年,派兵消灭西戎小国荡氏。同年,秦宪公去世,终年二十一岁,葬于西山大麓(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陵园)。

10、秦出子

秦出子(前708年―前698年),嬴姓,秦氏。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的幼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共在位6年。

11、秦德公

秦德公(前710年-前676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在位2年。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

前677年,秦德公将秦国首都迁至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适宜。占卜的结果是:后代子孙将在黄河边饮马。

同年,梁、芮两国国君前来朝见。前676年,初次设立伏祭,在城邑四门杀狗祭祀,祛除传播疾病的暑气。

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阳,长子秦宣公继位。

12、秦宣公

秦宣公(?—前664年),秦国国君,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长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阳墓区(陕西省宝鸡县东阳平镇)。有子九人,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

13、秦成公

秦成公(?―前660年),嬴姓,名载。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前663年― 前660年在位,《史记》载成公元年,梁、芮国两个西周旧国的王来朝见。在位三年而卒。有子七人,皆未立,其弟任好继位,是为秦穆公。

14、秦穆公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绝唱—《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

15、秦康公

秦康公(?-前609年),名罃,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穆公之子,母穆姬是晋文公的姐妹。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而秦国也从秦穆公时期的西戎霸主逐渐走向衰落。

秦康公送晋公子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我送舅氏,曰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16、秦共公

秦共公(?—前605年),华夏族,嬴姓赵氏,《史记索隐》记载名貑,《左传》名稻,秦康公之子,前608年即位,在位四年(《史记》误作五年),前605年卒。《吕氏春秋》中所谓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16、秦桓公

秦桓公(?—-公元前577年),汉族,嬴姓,名荣,秦共公之子。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魏犨有一嬖妾无子,武子刚病时,命其子魏颗将嬖妾嫁之。武子病危时又命魏颗将嬖妾殉葬。

武子死后,魏颗嫁掉嬖妾,并说:“这是从父亲头脑清醒时的吩咐。”

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两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恶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手,突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俘,魏颗大胜。

17、秦景公

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嬴姓,赵氏,秦桓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

秦景公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18、秦哀公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籍,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 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

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 于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

19、秦夷公

秦夷公,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秦哀公之子,嬴姓,名不详,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未及即位就死了。《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也就是说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20、秦惠公

秦惠公,秦夷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夷公之子,秦夷公早死,故秦哀公以夷公子惠公继位。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这个时期,孔子在鲁国担任要职。

21、秦悼公

秦悼公(?-前477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在位15年,《史记·秦本纪》和《十二诸侯年表》误作为14年。前477年,秦悼公去世,葬于丘里景公西。

秦悼公在位期间在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筑城,死后其子秦厉共公继位。

22、秦厉共公

秦厉共公(?—前443年),嬴姓赵氏。名剌,《史记·秦本纪》作秦剌龚公,《史记正义》作秦利龚公,秦悼公之子。前476年-前443年在位。

前476年派兵攻魏城。秦厉共公十年(周贞定王二年,前467年),天空出现哈雷彗星,明亮易见。前461年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以兵2万伐西戎大荔(今陕西大荔朝邑)

23、秦躁公

秦躁公(前499年—前429年),秦厉共公之子。公元前442年即位为秦公,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西戎民族义渠向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直至渭水蒿域,被秦军击退。次年,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24、秦怀公

秦怀公(前499年—前425年),嬴姓,赵氏,名封,秦厉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428年—前425年在位。秦躁公卒,其弟由庶长从晋国迎入,是为怀公。

当时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秦怀公四年(前425年),秦庶长鼌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由于昭太子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孙为君,是为秦灵公。

25、秦灵公

秦灵公(?—前415年),又称秦肃灵公

嬴姓,赵氏,未知其名,一说名肃。前424年—前415年在位,秦怀公之孙。秦灵公逝世时,嫡子师隰(即其后的秦献公)年幼,只有五岁。

灵公的叔父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师隰被放逐到陇西河谷。中国历史上在黄帝陵对轩辕黄帝的公祭起于春秋时期,秦灵公时代第一次把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供奉祭奠。

其后历朝历代对黄帝陵的公祭活动,基本上都保持了较高规格。

26、秦简公

秦简公(?─前400年),名悼子,在位15年。 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叔父。公元前414年—前400年在位。前413年,秦简公出师攻魏,败于郑(今陕西华县西南)。

前409年,简公令官吏带剑以防身。这是秦国革新礼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许百姓带剑。同年,魏伐秦,尽占河西地,筑洛阴、 县两城,秦退守洛水(今陕西境内洛水),为加强防御,保障国内改革,简公组织军民在东境修筑长城。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又称秦东长城。

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小张村附近,由此趋向东北越过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经大荔、蒲城、白水等县,北止于白水县黄龙山南麓。今华阴县城东、蒲城县东南,尚有秦长城遗址。

27、秦出公

秦出公(前388年—前385年),战国初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世本》作秦少主,《吕氏春秋》作秦小主,嬴姓赵氏。在位2年。

史上又名出子,前387年,惠公死,出公即位,时方二岁,由母亲主持朝政,重用宦官与外戚,“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第二年(前385年)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杀出子及其母,迎灵公太子公子赢连回国。

自秦厉共公(前477—前443年在位)之后,到秦出公在位时,大臣专权,数易君主,国政不稳,秦国日衰。

八、商朝的诸侯王?

商朝时期有四大诸侯分别是:

第一、西伯侯姬昌

西伯侯姬昌是商纣王时期四大诸侯中名气最大的一个。西伯侯姬昌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岐周人,周朝奠基者。季历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因此又被人称作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还拜姜尚为军师,使得“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为武王灭商奠基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第二、东伯侯姜桓楚

《封神演义》里东伯侯姜桓楚的历史原型是商纣王的大臣鬼侯,鬼侯与鄂侯、西伯昌同为商朝三公。商纣王晚期暴虐无道,许多人因为强言直谏被杀。当时鬼侯的女儿献给纣王,因其讨厌商纣王过于淫乐,而被纣王所杀。姜王死后,为了斩草除根,商纣王将姜桓楚、姬昌、鄂崇禹、崇侯虎等四大诸侯诱骗到朝歌,诬陷姜桓楚谋反,姜桓楚怒不可遏,当场大骂纣王,历数纣王之罪过。纣王大怒,用巨钉钉住了姜桓楚的手足,并被乱刀碎剁。

第三、南伯侯鄂崇禹

《封神演义》里南伯侯鄂崇禹的历史原型是商纣王大臣鄂侯,鄂侯与鬼侯、西伯昌同为商朝三公。上文说到,东伯侯姜桓楚因为自己的女儿被商纣王无故杀害,当场大骂纣王,历数纣王的种种罪行,而激怒了纣王,被剁成肉酱,鄂侯为鬼侯据理力争,也一同被纣王剁成了肉干。

第四、北伯侯崇侯虎

北伯侯崇侯虎,为有崇氏国君,侯爵,名虎,是纣王的重要羽翼。那是商纣王晚期,为政残虐,对百姓施以各种酷刑。西伯昌暗中叹息,被他获知,告于纣王,纣遂囚西伯于羑里。

九、西周诸侯王姓氏?

西周时期,有许多的诸侯国,如秦,晋,楚等,他们的姓氏如下。

秦,姓嬴。

晋,郑,燕,鲁等国家,他们都是周天子的近亲,所以姓氏都是姬姓。

楚国,姓氏是熊

齐国,因为姜子牙是第一代国君,所以姓姜。

宋国,因为继承的是殷商,后来姓宋。

总之,各个国家的姓氏都和当初分封有很大的关系

十、西周诸侯王列表?

周文王 姬昌 (公元前1106年至公元前1057年) 50年

周武王 姬发 (公元前1056年至公元前1043年) 14年

周公旦 姬旦 (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36年) 摄政7年

周成王 姬诵 (公元前1035年至公元前1021年) 15年

周康王 姬钊 (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996年) 25年

周昭王 姬瑕 (公元前995年至公元前977年) 23年

周穆王 姬满 (公元前976年至公元前922年) 55年

周共王 姬繄扈 (公元前922年至公元前900年) 23

周懿王 姬囏 (公元前899年至公元前892年) 8年

周孝王 姬辟方 (公元前891年至公元前886年) 6年 周夷王 姬燮 (公元前885年至公元前878年) 8年 周厉王 姬胡 (公元前877年至公元前841年) 37年 共和伯 姬和 (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828年) 摄政14年 周宣王 姬静 (公元前828年至公元前782年) 46年 周幽王 姬宫涅 (公元前782年至公元前771年) 11年

西周主要的诸侯国有:越、吴、齐、鲁、燕、卫、宋、陈、蔡、晋、楚、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