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洛桥晚望唐诗朗读?

262 2024-03-11 02:08 admin   手机版

一、洛桥晚望唐诗朗读?

洛桥晚望 

唐 ·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译文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二、万里桥多长?

万里桥位于兴安县城东门外灵渠上,桥为虹式单拱石桥,以长方条石错缝围砌,是兴安最古老的一座石桥,也是广西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历史上被称为“楚越要津”。据记载,此桥是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公元825年至827年间(唐宝历年间)维修灵渠时创建。明董传策有《渡万里桥去京师万里》诗。据说此桥距唐朝京师长安万里,故名万里桥。

桥历千余载,几经修缮,现所见的万里桥为1985年重建。桥面平直,上建四角八柱亭,单檐歇山顶,翘角,混凝土仿木结构,覆盖绿色琉璃瓦,天棚彩绘飘海图。桥全长15.2米,桥面长7.45米,宽6米,距离水面4.55米,跨径6米。桥面两侧立条石护栏,桥亭上方悬挂有著名作家魏巍书题的“万里桥”三个大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万里桥记译文?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象套连的圈儿、象开口的玉环、象带子、象圆规、象弯钩、水色象明镜、象碧玉、象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

四、潮州万里桥的由来?

万里桥为广东省潮州市的一座南宋时期的古桥。被称为“潮汕第一桥”的万里桥。

万里桥是海(阳)揭(阳)之交(即今潮州市潮安区与揭阳市空港经济区之交)的重要交通要道,是一座5墩6孔的石桥,长约13丈(约40.43米),宽不过1丈(约3.11米)。

据了解,万里桥原名李浦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以前,此处没有架桥,过渡非常拥挤,交通极不方便。到了南宋绍兴年间,渡口附近有一个叫翁元的乡贤,捐资建造了一座桥梁,只有两墩三孔,取南岸海阳县(即今潮州市潮安区)李畔和北岸揭阳县(即今揭阳市空港经济区)凤浦两村村名个一个字,定名为“李浦桥”。明朝年间,因洪水冲崩江岸,江面变宽了。揭阳县(即今揭阳市空港经济区)登岗圩凤浦村一个名叫林万里的员外郎捐资扩建,变为如今看到的四墩五孔的样貌,人们为了纪念其功绩,便把其名作为桥名,定名万里桥。

五、唐诗 《腊梅 》作者杨万里古诗意思是?

前两句都是虚写,

第三句,将前二句落在实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

滴蜡缄封,既写出了蜡梅花苞初生的形象,又暗接次句,言花苞未绽,香气尚淡,似被蜡封于其中。

而殷勤二字,见出此花得化工之助,枝上花苞不断长出,极言数量多,长势快。

末句写花开。但花开仅一枝,此见其早,偷字下得既巧且稳,极形象,极传神,不仅写出了蜡梅于不经意间悄然绽开的景象,而且写出了诗人对此景象的惊讶、欣喜之情。

六、武汉长江大桥为什么是万里长江第一桥?

超开心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本人一直在伪摄影师的道路上坚持着,也很开心有小伙伴问我滤镜的问题,可我每次真的不是只单纯的加个滤镜啊!!!看着粗糙的后期不代表没认真后期啊!!!orz

拿我自己最爱的这组风格来举例子吧,2&4原图。这组我用了snap➕vsco两个APP一起在手机上调的,各种调,真不是单纯的加层滤镜>_<我会继续努力修炼后期的,PS大法也会好好重新慢慢捡起来o(╥﹏╥)o

---------------------------------------以下是原答案-----------------------------------

因为它无死角啊!!!不管任何天气从哪个角度欣赏都美炸天好吗!!!我住汉口,每年通过它跑步&骑行往返武昌n+10086次!!!!!知道走二桥去徐东更近可我还是坚持走大桥好吗!!!武汉长江大桥的最佳忠实脑残粉就素我!!!

七、万里长征第一桥是哪个桥?

长征第一桥是武阳桥,该桥位于瑞金市武阳镇的武阳村,是红九军团长征时路过的第一座桥,武阳桥原本属于木板桥,由13个桥墩和20余块木板建造而成,而且桥上没有护栏,直到1988年才重新修建了混凝土拱桥。

长征第一桥是哪座桥

1、武阳桥

长征第一桥是武阳桥,处于距离瑞金市武阳镇的武阳村15公里的地方,在1934年红九军团长征路上的第一座桥,到了1996年时原国家主席杨尚昆提笔将该桥命名为长征第一桥。

2、桥梁建设

武阳桥最初是一座木板桥,是由13个桥墩和20余块木板建造而成,而且桥上没有护栏,行人走过时桥体就会摇摇晃晃,直到1988年才重新使用混凝土修建了拱桥,而且设立了护栏。

3、历史文化

1934年10月时红九军团经过时人数众多,所以导致部队行走是晃动厉害,周围体壮的人民小伙纷纷跳入水中用身体稳定桥梁,保证红军顺利过河,是军民一家的重要记录之一

八、有关桥的唐诗有哪些

有关桥的唐诗有哪些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众多杰出的诗人纷纷涌现,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诗作。其中,有关桥的唐诗尤为丰富多样,描写了桥梁作为千古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桥梁的唐诗,欢迎阅读品味。

1.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秋风吹不尽,总是离别时。江南有豆蔻,转瞬两重楼。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会稽山,鸣皋即有瑞。千里江陵一日还,极峰林皆碧。

6. 《宫中行乐词》

红楼残梦才初醒,金殿金阑曙色明。侍宴罢,百花残,彩凤孤飞。故人犹未晓桥东,曙千里。迢迢归帆依水流,点点无穷碧。

7.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铁马金戈犹记否?冯唐易老威颜悲。岁月本是人应有,不应人徒未忘归。

以上是一些有关桥的唐诗,每一首都能唤起人们对桥梁的思考和赞美。这些诗作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把桥梁与自然、人生相融合,展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桥梁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更承载着历史传承和人文情怀。唐诗中的桥梁形象,既有实景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抒发,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桥梁的力量与美好。

在唐代,桥梁的建造不仅注重实用性,更追求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这些有关桥的唐诗恰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桥梁的崇敬和热爱。诗人们以各种形式、各种意象描绘了桥梁,让桥梁成为诗意的载体,凝聚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美的追求。

桥梁作为文化的符号,是交流和连接的象征。它连接着城市与城市、人与人,更连接着历史与现实。正如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所描述的,“唯见长江天际流”,桥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思念,在时间和空间上架起了一座共同的心灵之桥。

通过唐诗中对桥梁的描绘,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独特情怀,还能够了解到古代人们对桥梁的建造和运用的智慧。桥梁不仅是一种工程,更是一种艺术。它融合了美学、工艺和科技,展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与此同时,桥梁也承载着乡愁和思乡之情。在唐诗中,桥梁往往与故乡相联,成为诗人思乡之情的象征。诗人之所以用桥梁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因为桥梁具有连接的意义,它连接着离散的亲人、朋友和故土。

总的来说,有关桥的唐诗让我们在欣赏诗词之余,也能感受到桥梁的价值和魅力。桥梁作为建筑的一种,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承载着人们的追求和情感。唐诗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描绘了桥梁的美丽和影响,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与启迪。

九、有关桥的唐诗宋词

有关桥的唐诗宋词

桥,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人类文明的象征,一直以来在诗词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赞美和描写。无论是古代的唐诗还是宋词,都有大量以桥为题材的佳作,将桥的美景和寓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桥在古代诗词中除了作为交通工具被赞美外,也常常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与沟通。桥的存在能够将分隔的两岸连接起来,使人们能够互通有无,交流心声。以下将为大家带来几首脍炙人口的有关桥的唐诗宋词。

唐诗赏析

  • 1. 《渡汉江》 - 杨炯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行只为别君去,别君时,满地青山。

  • 2. 《上邪》 - 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宋词赏析

  • 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李清照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2.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 辛弃疾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3. 《浪淘沙·把酒话桑麻》 - 曾婉娩

    把酒话桑麻,细雨绵绵春又斜。

    风惹柳丝带,龙眄楚山避。

这些诗词作品通过对桥的描绘,展示了桥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杨炯的《渡汉江》中的轻舟过桥之景,还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黄河入海之势,都表达了桥作为连接的象征。同时,通过李清照、辛弃疾和曾婉娩等宋词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桥在文人雅士心中的浪漫与思念。

桥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在古代文人的笔端,桥时而成为交通工具,时而成为精神寄托,时而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读这些唐诗宋词,仿佛可以穿越时光,感受到古人对桥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这些优美的文字,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珍重。如同唐人钟嵘所说:“桥是一种生命现象,是一种生活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

桥的美妙形象和深刻内涵,使它成为了古代诗歌中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珍贵的诗词作品,感受桥的力量和美丽。

十、万里桥江上骑射尾联赏析?

万里桥江上习射

陆游〔宋代〕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尾联宕开一笔,这两句诗实际上是诗人抒怀咏志。男子汉大丈夫只要不死,谁也不能断定无作为。他年有遇,我也能像鲁仲连那样一箭下百城。壮怀激烈,气势磅礴。这一豪壮的结语,使全诗的思想得到升华,精神为之一振,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显示了陆诗豪迈雄健的风格。

全诗以写景起,以叙事承,以议论转,以抒怀合。转接自然,愈转愈深,但始终围绕着“射”字来写,这“箭”也就或明或暗、或虚或实地反复提及,不过背景、含义不尽相同,深得七律章法之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